航天钞,这张曾引发热烈关注的纪念钞,已经发行了整整10年。
作为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推出的第四张流通纪念钞,它肩负着纪念中国航天事业辉煌成就的重任。
然而,令人遗憾的是,时至今日,这张航天钞的市场表现依然平淡,甚至可说是跌入了收藏的“黑洞”。

那么,这张航天钞为何没有迎来预期的升值呢?它的价值究竟在哪里?
航天钞的面临的困境
航天钞发行总量达到3亿枚,这一巨大的数字注定了它的收藏价值难以快速攀升。
一般而言,纪念钞的收藏价值与其发行量息息相关,数量庞大的纪念钞往往因“物以稀为贵”法则而难以形成良好的市场需求。
航天钞作为“天量”纪念钞,在刚发行时确实经历了短暂的价格飙升,但随着市场供给过剩,其价值回落至面值已经是无法避免的现实。
币商炒作与市场低迷
市场上曾有大量的币商和个人投资者,在航天钞发布初期,疯狂囤货,期待其价格上涨。
可是,当初的热炒与随之而来的大规模投放,反而成了压垮航天钞价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价格不涨反跌,航天钞成了市场的一个“冷门”品种。
虽然银行回收策略让存世量略有减少,但市场整体的低迷状态让藏友们的期待始终无法兑现。
收藏界的“长期持有”心理
即便如此,仍然有一部分藏友坚信,航天钞的未来不可限量。
毕竟,钱币市场向来有着“长期持有必涨”的定律。
尽管短期内其价值提升的空间有限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航天钞是否能在收藏者眼中重新焕发光彩,依然值得期待。

另一方面,特殊冠号的航天钞,也因其稀缺性和收藏价值,依然吸引着一部分有眼光的藏友。
结语:航天钞的未来,谁能预料?
航天钞,作为纪念中国航天事业的一部分,尽管面临诸多市场困境,但其所蕴含的巨大纪念价值依然存在。
或许它的升值并非一蹴而就,但收藏者们对它的期待丝毫未减。
毕竟,收藏与投资本就不同,更多的是情怀和纪念,价格的波动只能是次要的。
在未来的岁月里,航天钞会否迎来一场“复兴”?这一切,可能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。
文章转自公众号 邮币之家 柳熙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