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邮行业的现状,让不少集邮爱好者深感失望。
近几年,集邮公司在市场上的操作不仅让爱好者的利益受损,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衰退。
从摇号制度到销售手段,集邮公司的种种行为,让人不得不质疑它们是否真心为集邮爱好者服务。

最近的一个例子,2024年年册发行后,价格瞬间破发,摇号制度也暴露出诸多问题,市场似乎正被这家“庄家”所操控。
集邮市场的“破发”困局
集邮公司作为邮政官方装帧机构,却未能真正推动集邮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消费者在提前付款订购年册时,往往等待的仅仅是失望。
以2024年小型张为例,虽然涨价势头强劲,但随之而来的是集邮公司放货导致的市场破发。
原价162.7元的年册,现在市场价仅剩133元。
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,这种情况已经成为常态。
摇号制度和商品发售方式,不仅未能有效稳定市场,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混乱。
集邮公司:市场最大的操控者
集邮公司实际上成了市场的最大“庄家”,以摇号制度为基础,通过控制发行量、限制商品流通等手段,操纵市场价格。
一些本应具有稀缺性的品种,变成了可供内部结算和再分配的工具。
例如,《三地蛇》小全张邮折的发行,18万张摇号票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,而剩余的大部分则被控制在公司内部,甚至以6-7折的价格提供给邮商和相关公司。
这种操作不仅压低了收藏品的市场价值,更让摇号中奖的爱好者深受其害。
集邮行业的未来何去何从?
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,集邮公司显然没有考虑到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,而只是关注如何通过操控市场来获取最大利润。
市场价格的破发,直接导致了消费者信心的下降,而这也在逐渐改变集邮行业的生态。
曾几何时,集邮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,然而如今,它却被转变成了一个小圈子的小爱好。

更为重要的是,集邮公司不仅剥夺了爱好者的利益,还影响了邮政品牌的声誉。
集邮行业亟需一种更为透明、公正的发行与销售方式。
假如能够像纪念币、纪念钞那样公开销售,或许市场的环境会有所改观。
问题是,这种市场的扭曲是否能够被修正?集邮行业是否会迎来一次真正的“改革”?
文章转自公众号邮币之家 柳熙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