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逢全国邮联大会、洲级或世界级集邮展览,中国邮政都会发行相关题材的纪念邮票。相较于邮联大会邮票主图局限于与邮政相关的事物,集邮展览邮票所表现的内容就丰富多了。只要大家喜欢,各种各样的举办地相关文物都会在主图中安排上。发行规模不仅有套票,还会有小型张、小版、特殊版式等等,主打一个整整齐齐地全面,共迎集邮盛宴。
2024年,亚洲国际集邮展览由我国集邮事业主阵地之一、国际大都市、魔都-中国上海举办。从邮票发行规模上,我们能看到对该邮展显而易见地重视:不仅罕见发行了4枚邮票,同样还安排了小型张和特殊版式小型张。而印制工艺那叫一个炫目,几乎涵盖了现在中国邮票的顶级防伪技术。唯一缺席的是小版,想必是印制工艺的原因,鱼和熊掌不可兼得。说千道万,《中国2024亚洲国际集邮展览》纪念邮票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套邮展票。
关于选题

中国2024亚洲国际集邮展览-鼎启新章
大克鼎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,现藏于上海博物馆(东馆),是西周极为重要的青铜器,也是历见著录、众所周知的重器,其铭文内容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和官制的重要资料。

中国2024亚洲国际集邮展览-沪韵流光
上海展览中心主体建筑建成于1955年3月,原名“中苏友好大厦”,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会展场所,也是本次亚展举办地。
张园以石库门为载体,在原味传承海派历史特色风貌的基础上,拓展体验式商业、多元式文化的功能空间,形成文商旅联动发展的中心城区新标杆。

中国2024亚洲国际集邮展览-邮梦未来
主题邮局是中国邮政依托自身资源优势,将传统邮政服务与文化创意相结合,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所开办的特色邮局,其装修风格、售卖物品、展示内容都与某一特定主题密切相关。

中国2024亚洲国际集邮展览-邮博古今
上海邮政博物馆采用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折衷主义式建筑风格,是具有邮政特色的标志性建筑,其始建于1924年,据今已历经百年风雨。

中国2024亚洲国际集邮展览-浦江朝晖
《浦江朝晖》聚焦以浦东陆家嘴全景为主体的浦江两岸风光,采用被誉为“东方油画”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-上海绒绣制作,目前展示于人民大会堂上海厅。
关于设计
这套邮票和小型张选择了不同的设计师创作,是非常大的一次设计突破。根据设计师的创作手法,呈现出“鼎启新章”的文化底蕴、“沪韵流光”的岁月传递、“邮梦未来”的欢乐童趣、“邮博古今”的历史厚重,以及“浦江朝晖”的未来可期。这,就是中国上海!
这套邮票在元素选用和布局上合理、和谐,整体效果非常不错,值得细细品味。邮票铭记的布局类似《稻城亚丁》特种邮票,时尚且高级。小型张采用异形设计,犹如缓缓拉开的画卷,波澜壮阔。不过,在邮票图稿公布之时,有不少人认为小型张有一股泥土味,认为是夕阳等等。怎么说呢,没办法讲道理,需要看实际呈现的效果。
关于工艺
这套邮票的印制防伪工艺精彩纷呈,不仅采用了中国邮票目前已应用的顶尖技术,还将技术合理融入到邮票设计中,丝毫不突兀。尤其是在套票的纸张中加入了多色荧光纤维,邮票防伪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,或许会成为以后邮票所采用的标准防伪技术。



鼎启新章:绿色荧光勾画大克鼎局部纹饰,犹如此鼎的代表标志,展现其艺术价值;大克鼎铭文采用局部烫印,凸显其最为重要的史料价值;起凸处理大克鼎,有效增强其层次效果。


沪韵流光:红色荧光展现上海展览中心灯火通明;局部烫印线条诠释国际大都市-上海的风韵流光溢彩。


邮梦未来:绿色荧光着重展现邮政元素;再次采用的热敏油墨呈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,颇有巧思,未来可期;与香味油墨共同展现“青少年日”这一主题。


邮博古今:红旗、“人民邮电”、钟表作荧光处理,或许是对上海邮政博物馆百年华诞的庆祝;雕刻印制再现建筑的历史厚重与层次感。


浦江朝晖:采用中国邮票特有多彩荧光技术,向世人呈现美伦美幻的浦东夜景,上海魔都之名在此刻已然具象化;浦东建筑采用局部烫印,有效弥补绒绣效果在邮票上的层次不足。
关于版式


这套邮票大版仍然采用了传统12枚邮票的版式布局,只不过将右上两枚票的位置取消,以上海亚展会徽和吉祥物代之。细心观察会发现,4-1、4-3与4-2、4-4邮票的大版边饰分别套用了相同的模版,省事or应付。
在我看来,作为本年度中国邮票的重点题材之一,大版设计差了那么点意思。如果选用9枚邮票的版式布局,小巧精致非常好看;如果取消难看的吉祥物并以上海亚展会徽代之,或许效果会好上一点;如果边饰各不相同,其中的邮票纹饰随机叠放,更能显示诚意……大版令人产生购买欲望的设计方式还有很多。当然,没有那么多如果,反正我是不会真金白银去购买,不如买点套票或是做做原地实寄封就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