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:180 2635 2785
帖子状态  
本帖子共有 10 位阅读者, 0 个回复.
1条记录

我有上上签

长老
帖子
596 
金币
101 
信用值
 
积分
1738 
会员等级
精英会员 
交易次数
46次 
交易金额
19.09万元 
好评率
0% 
我有上上签 发表于 2025-04-17 10:14   
有关集邮群体年龄结构极其邮票投资现状的报告

有关集邮群体相关问题一段时间来众说纷纭,对于邮票值不值得投资也看法不一。现不妨对此类问题作一剖析与探讨,力求有一个客观公正的基本认识和态度,供大家参考。

一、有关集邮群体大致年龄结构

1949 年前后出生的这部分人,由于目前生活质量相比之前大有改善,健康水平也相应提高,因此这部分老邮人的身心状况将会大都保持向好。集邮对于他们来说,是一种快乐的享受,他们已成为集邮领域的宝贵财富,必会将集邮进行到底。

1960 年前后出生的这部分集邮和参与投资的邮人,他们是目前邮票市场的中坚力量,无论其个人经历还是从邮经验均处在极其成熟时期。他们大都以参与短线炒作或中长线投资为主,有的兼并收藏。这个队伍相对稳定,不会有多大变化。

1970 年前后出生的另一些投资参与者,相对上述两个年龄段的人员来说,这些人属于后起之秀,是邮票市场的佼佼者,他们起着薪火相传的重要作用。

二、集邮是永远不会消失的高尚个性化爱好

集邮现在是、将来也是极其高尚的个性化爱好,哪怕邮票市场往后再低迷下去,大多集邮人仍然会坚持。一直以来,无论在国外还是我国,真正的集邮者并非注重个人患得患失,其体现的是独自的个性化爱好,不在乎他人怎么看。

就如当今音响设备已经出奇的震撼,歌舞厅里有人正在随着现代流行音乐之声狂欢之时,却另有他人在用自己去旧货市场淘得来的老掉了牙的留声机,放着被岁月遗忘的唱片,独自在家品着清香茉莉花茶,静静地欣赏经典戏曲。新潮流音响设备与被时代淘汰的留声机;现代流行音乐与经典戏曲,红酒与茉莉花茶,看似那么不协调,却又自然潇洒展现各自个性魅力。

最近看到一篇文章,文章作者是这样描述的:“当年《国家宝藏》节目才播出第一季时,小集看到不少纪录片,博物馆几乎都亏损,馆场建设与日常运营靠国家财政拨款支持。但是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现在博物馆热,旅游去博物馆基本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必选之地,因为太火,有的连预约都困难。”

所以啊,自古多少事此一时彼一时,说集邮每况愈下也好,还是邮票就一废纸亦罢,哪一天邮票市场出现 “咸鱼翻身” 之时,这些人便会彻底改变看法,觉得到头来还是 “咸鱼” 这味好。

三、集邮与邮票投资并不矛盾

既然集邮将永远存在,那么就会有邮票投资,集邮与邮票投资相辅相成,相得益彰。至于邮票投资为何遭遇如此惨境,原因是多方面的。究其主要原因在于:

突如其来的重创

自文交所垮台之后,大量炒作资金撤离,邮票市场被洗劫一空,这种状况是邮票市场历史以来从未有过的,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。

“祸不单行” 的影响

文交所问题对邮票市场所造成的严重冲击未完,后面又发生新冠疫情所带来的极大影响,这一影响又是三年。等等这些变故,对于邮票市场要恢复向好不仅在时间上拖延了再拖延,其市场的低迷程度也在不断加深。有人说 10 年太长了,那么,想一想股票市场已经持续低迷了多少年?其整个过程并不比邮票市场短。

邮票发行方的不当行为

有些东西造成损失后仍然还有弥补的措施或机会,邮票市场亦不例外,但是其邮票发行方中邮并未因此去尽力而为,以至于有的做法反而加重了对市场的伤害。

新邮严重打折倾销,引发价格混乱,投资现状一年不如一年。

滥发高溢价邮品包括短腿等,想方设法割韭菜圈走场内资金,对此邮人意见很大。

库存积压拖而不决,后患无穷。

尽管邮票投资目前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,但市场历经磨难与长时期调整,已经出现新一轮周期的底部契机是事实;大多邮票由于大幅下跌乃至严重超跌,其中有的可能随时爆发也是事实;排除干扰,不要被熊市思维所困扰,抓紧主动出击,这也是当前需要努力去做的事实。一句话,为自己博弈,为自己而生存。

 文章作者:投资未来

转自公众号互动在线 互动论坛

文章内容仅供分享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不代表本平台最终观点。


1条记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