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收藏市场,集邮,这个曾经让人激情澎湃的爱好,如今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。
集邮人口减少,新邮市场崩溃,这一切的背后,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?
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。

首先,我们要明白,集邮人口的减少,并非偶然,而是发行方一手造成的。
新邮深度打折,可是你见过邮局卖纪念邮票吗?
人们根本没有渠道去接触到邮票,何谈集邮文化的发展呢?
新邮发行之后,邮局见不到,直接流向大宗市场被炒作,没有使用和消耗,这样集邮如何发展。
市面上人为做成奇货可居的样子,背地里却对大户私相授受,韭菜割狠了就再也长不出来了。
其次,老邮票也只是情怀支撑了,毕竟情怀还在。

新邮纯粹是靠资金支撑,资金不在,情怀也没有了,现在新邮跌起来像无底洞。
又没有有担当有能力的人,将集邮破圈扩大影响力,新邮不打折,集邮爱好者不流失,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了。
对于这样的现象,我深感痛心。
集邮,本应是一种文化,一种传承,一种对美的追求。
然而,现在却变成了炒作的工具,变成了割韭菜的利器。
这不仅是对集邮文化的亵渎,更是对广大集邮爱好者的伤害。
然而,我们不能坐视不管。

我们要呼吁有关部门,加强对集邮市场的监管,遏制恶意炒作,保护集邮爱好者的权益。
同时,我们也要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,理性对待集邮,不要盲目跟风,避免成为被割的韭菜。
总的来说,集邮市场的现状令人担忧。
但我们相信,只要我们共同努力,集邮市场一定能够重回正轨,重现往日的辉煌。
毕竟,集邮不仅仅是一种爱好,更是一种文化,一种精神。
让我们一起,为集邮文化的传承和发展,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最后,我想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:在当前的收藏市场环境下,我们如何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爱好,避免成为被割的韭菜呢?
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,分享你的观点和看法。
文章转自公众号 邮币之家 柳熙云